血檀,很多人又叫它赞比亚血檀、赞比亚紫檀,目前国内叫法不甚统一,约定俗成的叫法为:血檀或者染料紫檀。因酷似小叶紫檀(檀香紫檀)而走红于红木市场。

  在2013年之前,小批量进入国内的血檀,不仅坑了许多消费者,也让许多红木厂老板结结实实的栽到了坑里。

  从12年到13年,吴老板在福建木材商手中买了近1500万的这种“小叶紫檀”,发现货不对后,协商退货,毫无悬念的被卖家严词拒绝。

  于是吴老板拿起了法律武器,做鉴定、拿证书、向北京昌平公安局报案,不仅把官司从莆田中院的一审打到了二审,还声泪俱下的一直打到了福建省高院。

  血檀曾让很多红木圈的行家看走了眼而误认为是檀香紫檀(印度小叶紫檀),其实这并非是行家们不够专业、不够老道!

  经国内权威鉴定机构: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所鉴定,血檀的各项技术参数完全符合紫檀木的标准!

  随着血檀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,窗户纸慢慢被捅开,血檀也从幕后走向前台,从替身转为正角,以真身出现在大众视野中。

  不过,国内市场上的血檀本身也材质参差不齐:其颜色深红,纹理通直,有些材料表面附有类似牛毛纹的细小纹理,光泽度较好,无特殊气味。

  优质的材料分布在刚果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,最优质的材料以赞比亚为主。按照形态分析也分为牛毛纹血檀、金星血檀。

  现在市场上俗称的血檀,学名染料紫檀,最早见于韦尔维茨的《安哥拉植物发生地理记录》(1859年)。后来,另外一些植物学家陆续发现了变种:大叶类型、巨果类型、降香类型、金毛类型等等。

 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,植物分类学家通过对比整理,确认染料紫檀为这些品种的统一名称,主产地为刚果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、安哥拉等国家。

  第一种 就是料质最好、价格不菲的赞比亚北部料,是赞比亚血檀中精选出的精品,密度高,油性足,外观上确实与小叶紫檀极其相似。

  直到血檀冒充小叶紫檀的把戏已经大白于天下了,依然有一些木材商用它冒充小叶紫檀出售,改称其为小叶紫檀北部料、斯里兰卡料。

  这种料都是在赞比亚产地精选出来的。色深、油大、密度高,在料质上确实可与小叶紫檀媲美,如果仅靠眼力看,分分钟走眼。

  1、小叶紫檀(檀香紫檀)产于印度南部安德拉邦东高止山脉南段的古德柏、蒂鲁柏蒂、吉杜尔这几个区域,印度北部根本就没有檀香紫檀这个树种生长。(以上结论有专门学术资料记载,无需质疑)

  2、血檀与小叶紫檀无论多么相似,但毕竟不是同一树种,内含物不同,所以气味是鉴加小叶紫檀与血檀最准确的方法。

  产地赞比亚的血檀,最早是在2010年下半年进入国内市场,当时以带皮料为主,由于径级小,白皮厚,出材低,一度不被看好。直到一些厂商看出门道,用来冒充小叶紫檀才开始被重视。

  赞比亚血檀料是13年、14年时国内市场上血檀料的主力,也是血檀中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,所以现在市场上才通常会不论产地,把血檀都统称为赞比亚血檀或赞比亚紫檀。

  与赞比亚料相比,刚果料口径较大、条杆直,出材率要高一些,所以刚果的血檀料很受生产厂家的欢迎。

  虽然在家具市场上少有人提及这种料,其实它被称为“血檀”进入国内应该是最早的(2006年),以板料、精方料为主,以前主要在河北一片用的比较多。

  客观的说,坦桑尼亚血檀料的油性、密度都不太理想,管孔较粗大,颜色偏浅近粉红色,各方面都与小叶紫檀相差甚远。

  撇开小叶紫檀,但凡真正接触过血檀的人,都对该木材的材性非常认可。毕竟其价格只是缅花(大果紫檀)等花梨木的水平,而血檀却是除了小叶紫檀(檀香紫檀)外唯一能达到紫檀木类标准的木种。